WELCOME TO BOVINE ONLINE!

东北地区肉牛业发展潜力巨大 标准化养殖势在必行

2018年7月31日-8月7日,中加肉牛产业合作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孟庆翔教授一行到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黑龙江省肇东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等地考察肉牛养殖情况。中加联盟考察团专家实地考察了10多家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肥育牛养殖场、育犊母牛养殖场和活牛交易市场,与当地养殖户、企业家、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和科研单位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东北地区当前肉牛养殖方面普遍应用的技术、牛源种类、交易情况、疫病流行特点、养殖效益、存在的问题等,发现该地区农牧民肉牛养殖积极性普遍高涨,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距离标准化养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察团专家成员还包括:中加联盟专家委员会加方主任、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Lethbridge研究中心Wenzhu Yang研究员、北京农学院李艳玲副教授和联盟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孙芳研究员。

在沈阳市辽中区,联盟考察团了解到,该地区近几年肉牛养殖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区有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300多个,肉牛年存栏20多万头,年出栏近40万头。考察团在该地区朱家房镇的几家不同规模的肉牛养殖场考察发现,该地区大部分以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为主,养殖规模通常在几十头到几百头不等,走访的4家育肥牛场饲养量分别为200、400、600和800多头肥育牛,品种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该地区养殖户主要买进架子牛进行后期肥育,通常是购进体重200-250kg的架子牛,买入价约10,000元左右,饲养8-9个月,体重约550kg左右出栏,售价25元/kg,除去饲养期间的饲料和人工等综合成本约4000元,一头牛可赚净利润1200-1500元左右。该地区的肉牛饲养均采用栓系,牛舍有棚,三面有墙,通风不太理想,夏季舍内温度较高,牛只大多处于热应激状态。该地区酿酒很普遍,而且稻草资源丰富,故农户多采用粉碎玉米、白酒糟、稻草并配合浓缩料饲喂肥育牛。肥育期间死亡率一般可控制在2%以内。以腰截子村为例,村里已形成以养牛业为龙头的“循环链式”发展模式,地产玉米用来酿酒,酒糟加工成牛饲料,牛粪还田种蔬菜,村民在“牛产业链“上就能挣到工资。

在哈尔滨地区,联盟考察团专家发现,该地区肉牛养殖情况与辽中地区类似,也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栓系饲养,但肉牛购进体重稍高一些,一般在300-350kg,购入价每头牛9000元左右,饲养10—11个月,出栏体重约650kg,售价24元/kg,每个月饲料等成本合计400元,由此,一头牛可以盈利1000元左右。该地区饲料主要使用玉米、豆饼、玉米秸和4%预混料。

在哈尔滨地区尚志市帽儿山镇,联盟考察团走访了一家山地放牧养殖母牛的养殖场,全场共有牛群180头左右,其中繁殖母牛80头,饲养品种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牛只以山林放牧饲养为主,每年4-11月份牛群在山上自由放牧,让山林的草地植被得以更新,牛儿把粪便留在山上,肥了山地的林和草,是一种林牧循环的最佳模式。而在每年12-3月份的产犊季节,农户把牛赶下山进行舍内饲养。该山区草地肥沃,牛群放牧饲养期间不补料,仅补盐,一年春秋各驱虫一次,各打一次疫苗,牛群非常健康,几乎没有发病情况,一头母牛扣除一年不足1000元的饲养成本,可以可挣10,000左右。考察组专家建议,该养殖户利用这种山地资源发展特色养殖,应当继续进行后期肥育饲养,以生产高品质绿色健康牛肉,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通辽地区是我国肉牛生产比较集中的大市,每年出栏肉牛338万头,主要以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另有安格斯牛约3万头,荷斯坦奶公牛约2万头。联盟考察团专家一行调研了通辽地区最大的一家活畜交易市场—通辽舍伯吐镇成峰牲畜交易中心。该中心是一家私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0年开放活牛交易市场,创建了国内首家牛业在线交易平台,是目前国内上市量最大、成交量最多的一家活畜交易中心。每月逢公历1、4、7日下午和2、5、8日上午为集日,每集上市交易活畜2万余头,交易量平均达1.3万头以上,日成交额可达5000万元。该中心97-98%的交易活畜为肉牛,主要是西门塔尔与黄牛的杂交后代,2-3%为马、驴、羊、骡等其他家畜。

联盟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肉牛育种和遗传资源生产、营销的生产型企业,2016年底建成投产,占地1550亩,总投资1.69亿元,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生产企业包括种公牛站和核心育种场两部分,其中核心育种场存栏基础母牛400头、种公牛200头,养殖总量达1000头,年供种能力200头,年产冷冻精液300万剂。该公司饲养品种以肉用西门塔尔牛为主,兼有少量安格斯、夏洛来、利木赞与日本和牛等品种。公司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活体采卵(OPU)和体外受精(IVF)等现代繁育技术培育肉用种牛,建立了遗传育种综合实验站,开展全基因组检测,种公牛后裔测定等工作。参观后考察团专家建议,作为该地区具有良好技术条件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公司应当更多借鉴国外肉牛育种领域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种牛登记和评价体系,基于配种完美度评估(BSE)进行种公牛饲养,基于体况评分(BCS)进行种母牛饲养,努力提升我国肉牛业的育种水平。

在通辽市洪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盟考察团成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开放式围栏肥育牛舍。该企业于2017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000亩,母牛舍采用3面围栏1面挡风墙的设计,肥育牛舍采用全开放式围栏设计,饲养方式全部为散栏饲养,牛群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良好。牛场总存栏牛6000头,其中母牛4000头,肥育牛2000头。由于采用开放式牛舍设计建造,通风、采光及牛舍环境状况普遍良好。参观结束后,考察团专家对该养殖场的饲养技术及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注重品种选育、提高育肥技术、发展特色地理标识产品、建设小型屠宰场以延长产业链、建立实验牛舍和开展人才培训等。

通过此次考察,中加联盟考察团专家们对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肉牛养殖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东北地区肉牛养殖普遍存在养殖品种单一、饲料配方无标准、养殖过程无规范、牛舍环境脏乱差、粪污治理无规章、牛的福利无保障、疫病防治缺乏专用疫苗、牛的买卖过程不透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联盟考察团专家提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肉牛生产的主产区,应当尽快建立肉牛标准化养殖体系,推行标准化操作规程(SOP),以提高肉牛养殖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应尽快建立和推行肉牛收购标准和牛肉分级评价体系,以规范活牛交易过程的不透明行为,保障肉牛养殖农民的正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