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牛

概况
安格斯牛(Angus)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并因此而得名。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饲养有安格斯品种牛。安格斯牛被毛有黑色和红色两种,普遍认为黑安格斯牛种性能更优秀一些。安格斯牛尤其适于精养(集约化饲养),体内沉积大理石纹的能力强,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是上等牛肉中的佳品。安格斯牛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当地的主流牛种之一。
外貌特征
安格斯属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无角,被毛黑色或红色,分别称黑安格斯和红安格斯。该牛体躯低矮,健壮,头小而方,额宽,体躯宽深,呈圆筒形。四肢短而直,前后裆较宽,全身肌肉丰满,具有肉牛的典型体型。安格斯牛皮肤松软,富弹性,被毛有光泽而分布均匀,部分牛只的腹下、脐部和乳房部有白斑。
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900-1000 kg,母牛500-600 kg,产犊间隔360天,顺产率98%以上。公犊初生重25-32 kg,母犊初生重23-28 kg。安格斯牛早熟易配,12月龄性成熟,但常在18-20月龄初配,在美国已经育成的较大体型安格斯牛可在13-14月龄初配。安格斯牛连产性好,极少发生难产。安格斯牛适应性强,生长发育速度快,易肥育。
经济性状
安格斯品种犊牛哺乳期平均日增重0.9-1.0 kg,育肥期1.3-1.5 kg。屠宰率一般为60%-65%。20月龄育肥牛胴体里脊、外脊、上脑、眼肉等高档部位肉合计重量达42-45 kg。安格斯牛不仅出肉率高,而且胴体品质高,肌肉大理石纹丰富,风味特别,被认为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牛肉之一。
我国分布情况
1980以来,我国先后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引入黑和和红色安格斯牛种公牛、冻精和胚胎,在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等省区饲养,用于改良当地牛种或纯种繁殖。2010年以来,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纯种安格斯母牛数量每年不下1万头。
搜索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