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牛羊肉获准输华,商机还是危机?
业内人士认为,蒙古牛羊肉品质并不理想,短期不足为虑,但对国内草原养殖业或有冲击
受中蒙外交政策影响,加上两国毗邻而居等诸多优势,在去年首届中蒙博览会召开之前,就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蒙古国牛羊肉进入中国是大势所趋。为了取得先机,早一步抢占上游资源,国内不少牛羊肉加工企业和贸易商都时刻关注着事态的最新进展。
今年1月14日,中蒙草签蒙古国牛羊肉输华议定书,政策终于落地,中蒙正式开启牛羊肉相关贸易。便宜的原料看似给中国尤其是内蒙古相关企业带来了商机,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业内也在担心,随着蒙古国逐渐扩大开放,未来是否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其他负面影响?本报记者 穆培龙 底真真 /文
破冰
蒙古国牛羊肉正式输入中
2月19日,首次蒙古国牛羊肉对华出口仪式在中蒙边境——新疆哈密地区老爷庙口岸举行,蒙古国外交部长普日布苏伦、食品农牧业部长布尔玛等出席。
中国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邢海明早在2月17日就写好了仪式贺词。“蒙古国牛羊肉天然绿色,味道鲜美,一定会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当天,他在贺词中提到,“希望以此次蒙古向中国出口牛羊肉产品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两国农牧业等相关产业合作。”
此前的背景是,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蒙,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农牧业等领域合作达成广泛共识。2015年11月,蒙古总统查·额勒贝格道尔吉访华期间,明确提出“双方将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为蒙古国向中国出口肉及肉类产品创造条件”。而国家层面释放的最强信号,则是对蒙古国牛羊肉“禁令”的解除。
2015年11月5日,《质检总局 农业部关于解除蒙古国西部5省牛羊肉口蹄疫禁令的公告》发布。公告指出,自当日起,允许进口来自蒙古国西部乌布苏省、扎布汗省、戈壁阿尔泰省、库苏古尔省、巴彦洪格尔省5个省份的牛羊肉。此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2013年联合公告第104号对有关蒙古国上述5省牛羊肉的禁令同时终止。
而使得中蒙牛羊肉贸易取得进展的标志性事件是,1月1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毕克新与蒙古国技术监督总局副局长YU.GALSAN进行会谈,并草签了蒙古国牛羊肉输华议定书。事实上,早在1月11日,两人已经就蒙古国牛羊肉输华问题进行了交流。
在上述政策之前,蒙古国仅可向中国输送牛羊肉熟制品。2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增加蒙古国输华牛羊肉企业。公开信息显示,上述牛羊肉企业的注册号为5342074,注册品种为冷冻带骨和剔骨的牛羊肉,不再局限于熟制品。
2月24日,16吨来自蒙古国的冷冻带骨绵羊肉运抵老爷庙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次从蒙古国进口冷冻生羊肉。
殇机?
不抵澳新,蒙古国牛羊肉不达预期
蒙古国羊肉进入中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割完去内脏的冻品,一种是剔骨类做肉卷的产品。虽然还没有接触到实质产品,但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蒙都羊业”)技术总工李猛反映:“蒙古国牛羊肉在各方面都不太理想。”
“从蒙古国发过来的照片看,他们分割得比较粗放,分割形式跟我们国内不太一样。”李猛说,“国内有待提出分割、剔骨、装箱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使蒙古国提供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
就牛肉方面而言,李猛指出,蒙古国牛肉品质赶不上澳大利亚,表现在出肉率和级别都比较低。蒙古国牛肉多为草饲,而澳洲牛肉有草饲也有谷饲,后者肌间脂肪比较均匀,更适合中国的餐厅销售;前者脂肪分布不均并且呈微黄色,口感较柴,不适合中国的餐饮市场,只能用于牛肉干、酱卤产品等熟食加工。
蒙容肉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牛肉相关产品,该公司总经理谢志强此前曾专程去蒙古国考察。考察后,他对蒙古国牛肉很失望。“那边畜牧业比较落后,与澳大利亚差距非常大,包括牛的品种和屠宰加工技术等。”谢志强说,“那边连大型的屠宰场都没有,蒙古牛根本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而是像最早在老家养的那种。最大的牛有六七百斤,五年后才可以投产。”
谢志强称,很多人认为蒙古国牛肉比较多、比较便宜,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目前来说,无论是牛的品种还是牛的体型,蒙古国牛肉各方面的标准还不如中国。
而问及能否到蒙古国培养好品种,谢志强直摇头。“蒙古国草场比较多,但没有经过改良。草的品种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去改良,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说,“东北那边的牛养殖,十几年才把品种改良过来。我们现在谈十几年以后的事情,相对比较远了。”
商机?
赴蒙建厂等跨境投资是大趋势
李猛和谢志强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不过,相较之下,蒙古国羊肉更有合作提升的空间。因此,国内羊肉加工企业仍然跃跃欲试。
此前,蒙都羊业也与蒙古国富力考姆有限责任公司、查嘎拉稀桂刚嘎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李猛表示,双方正在互相报价,对方公司希望合作,目前正在申办资质。“蒙古国正在逐步开放,后面还有工厂在排队。”
2015年,大牧场集团和蒙古国玛赫马科特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未来,大牧场集团将在蒙古国生产加工牛羊肉制品,通过把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国内市场等优势资源,与蒙方公司的原料、存储条件、运输能力、人脉等优势资源互补,为中国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产品。
同年,内蒙古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蒙古国TBD ANDUUD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蒙古国开展牲畜防疫、畜牧业养殖、肉羊养殖,并建立现代化羊肉加工基地。
针对上述情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锡林郭勒盟羊肉协会会长哈斯海日汗反映,国内很多大型羊肉加工企业都去蒙古国考察过,“蒙古国羊肉加工不太发达,一旦逐步开放,国内很多企业将马上到那里建工厂,这是大趋势”。
“今年会有很多中国企业到蒙古国发展。蒙古国西部开放了,没想到这个政策会这么快。”哈斯海日汗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比,除了价低,蒙古国羊肉的优势还在于运输距离短,从而也缩短了运输时间。他预测,随着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蒙边境或将建贸易区。届时,顺畅的话,蒙古国羊肉一两天甚至当天就可以抵达中国。
而内蒙古先行品牌策略机构总经理崔俊平从另一角度分析说,牛羊肉行业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的认知和销售问题。“企业是以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导向的。目前,牛羊肉产业不成熟,还做不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大的市场需求是餐饮渠道而非个体消费,是B2B的模式。”
“很多企业通过低价进口抢占的主要还是特殊渠道,而非大众市场。对于采购方和供应方来说,价格是最敏感和最有竞争力的砝码。”因而崔俊平判断,未来,更多企业将会到不同的地方搞收购或并购养殖,更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蒙古国只是其中之一。
危机?
开放扩大,或冲击国内草原畜产养殖
目前来看,中国只允许蒙古国西部五省向华出口牛羊肉,东部地区的禁令还没有解除。据哈斯海日汗介绍,蒙古国东部牛羊肉产量大于西部。也因此,在他看来,今年的影响不会太大,关键看未来的量如何。
“从蒙古国进口羊肉价格低,目前量没那么多,估计几万吨都达不到。”哈斯海日汗说,未来这种情况可能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得以改变,比如免疫区扩大、蒙古国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数量增加等。
李猛认为,目前从蒙方的开放程度和中方的进口量来说,还不足以影响中国市场。“业内关注的比较多,都在研究或尝试性品尝、使用蒙古国的牛羊肉。但目前从蒙古国进来的牛羊肉量比较小,就像大海的一滴水,形成不了气候。”
谢志强也指出,蒙古国的牛羊存栏数非常少,放开以后,输入中国市场还有配额,因为首先要满足自己国家的供应,因此目前其对中国市场包括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影响不是太大。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蒙古国完全放开,对国内市场尤其是羊肉市场会是一个冲击。由于国内养殖行业利润薄,大量低价蒙古国羊肉进来后,会导致中国羊肉价格更低。
据哈斯海日汗介绍,蒙古国羊肉价格甚至不抵中国市场价格一半,而这可能对国内草原羊形成冲击。“草原羊价格低,反过来就会影响育肥羊。”他说,蒙古国肉羊年存栏接近5000万只,全部都是草原羊。
长远来看,哈斯海日汗认为,随着蒙古国羊肉出口增长而产生的市场需求,或将刺激当地牧民养殖的积极性。“蒙古国草原面积大,草原保存完好,但是商品率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这种冲击也是崔俊平所担心的。“对于国内尤其是新疆和内蒙古两大牛羊生产主区域的养殖户,会是一个经济和产业上的打击,因为进口牛羊肉成本更低。”他分析,目前中国的牛羊肉除了进口育肥牛羊之外,消费者更加认可、放心的是这两个地方的“草原牛羊”,而恰恰两大产区的本地草原牛羊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饲养成本高、产量小、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低。
另一方面,崔俊平称,现在整体经济都比较低迷,人们的消费能力较以前有所下降。同时,牛羊肉市场竞争现在处于混乱状态,关键是没有行业的领导品牌,人们购买还是认准地域和产地。这样来讲,对于草原牛羊肉的影响就比较大。
“就区位和产地品种的文化联想而言,蒙古国的草原牛羊更正宗。本来以前一些南方的消费者就对内蒙古和蒙古国分不太清,这样就更容易混淆草原牛羊的概念。”崔俊平说,“对消费者和企业来讲,是降低了购买和运营的成本,但对草原牛羊的养殖户来讲,是一种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详细信息请见:中国肉牛网
搜索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