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会在京召开
近期,农业部国家肉牛统计信息监测专家组召开了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会。会议由肉牛统计信息监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利主持。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处长辛国昌、畜牧处副处长王健、全国畜牧总站统计分析处处长田建华、副处长张利宇、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肉牛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孟庆翔、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公司董事长李和、北京金维畜牧公司董事长赵金维以及湖南、山东、河北、内蒙古等肉牛养殖大县的畜牧局长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全国肉牛统计信息监测专家组成员杨春博士首先报告了当前全国肉牛生产省、县和乡镇的典型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她指出,当前我国肉牛总体养殖规模仍处于低位,肉牛存栏同比下降0.9%;能繁母牛存栏呈小幅恢复性增长态势,同比增加2.2%;肉牛养殖成本仍居于高位,专业育肥户出栏肉牛的头均成本约为9500元,出栏活牛价格小幅下降,同比下降2.5%;养殖效益总体低于上年同期,同比减少19.0%。
来自不同地区的肉牛企业家和养殖大县的政府领导分析了各自地区的肉牛产业现状,综合起来有如下特点:一是我国肉牛养殖仍处于低位发展期,值得注意的是,受近年来农业部扩群增量政策的驱动,母牛养殖效益在好转,母牛养殖规模在逐步扩大,南方地区母牛养殖有向家庭农场发展的趋势,养殖主体呈多元化;二是肉牛养殖逐步向种养结合方向发展,养殖场户逐步重视饲草料基地建设。据了解,科尔沁牛业在吉林和通辽均建设了自有的饲草料基地;三是肉牛屠宰加工业处于转型期,加工产品种类逐步由冻肉、冷鲜肉向深加工、熟食等多样化产品转变,销售方式向门店、批发市场、超市、电子商务等多元化转变;四是国家对牛肉走私查处力度逐步加大。据统计,2015年1-8月,国家查扣境外走私牛肉约57万吨;五是肉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总体技术水平低、养殖成本高、用地难、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患等突出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的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也急需从供给角度降成本、补短板,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为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草牧业”的战略,农业部发布了《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开展了“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推动今后我国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搜索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