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牛

产地与分布
独龙牛又名大额牛,主产于贡山县独龙江一带,亦称独龙牛。独龙语叫“阿布”为体大而有野性之意,“独龙牛”一词来源于傈僳族语“曲阿尼”,汉译即为“独龙牛”。独龙牛是我国境内绝无仅有的珍稀牛种,1980年以来在省畜牧局的大力扶持下,加强了对大额牛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并下达专项保种经费予以发展。1980年仅存15头,1986年达91头。1990年达300头,1995年达445头,并向福贡县珠明林、泸水县凤皇山地带纵深发展。 独龙牛有生长快、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等优点,不过因为以前保种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加上人类的过度射杀,其种源慢慢变少,现在全世界的分布范围已经非常有限,仅在我国云南及缅甸、印度、不丹等国家有分布。在我国的数量仅有三千多头。
外貌特征
面部较短而窄,额部宽阔微凸,角基部粗大向上渐呈圆锥状,两角向头部两侧平平伸出,微向上弯,公牛角长40 cm左右,角间距在100厘米之间,母牛比之稍小。被毛黑色或深褐色,四肢下部全白,有的头部或唇部具有白色斑块,体躯高大,髻甲较低平,四肢短劲、蹄小坚实,体前躯较粗重,肌肉发达,但末尾急降。整个身躯匀称,颈粗短,公牛脖颈肌肉发达,垂皮明显较黄牛发达,尾短。公牛站定时头部常常昂起,立姿剽悍。
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为400~500 kg,母牛为350~400 kg。屠宰率高,肉质好。独龙牛肉丝细腻味香,因为运动幅度大,独龙牛的肌纤维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家养的牛,肉质自然也变得非常细嫩。是上等的牛肉食品。独龙牛肉被誉为“贡山人民的一道野味佳肴”,它不仅鲜嫩,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膻味小。随着种群的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它的美味。一般4岁性成熟,1年1胎。
搜索
类别